|
本报讯(记者 荣丽君)大通县是我省重点工业区之一,这里的工业对大气的影响,一度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焦点。2006年,是大通县污染最重的时候,当年空气污染指数达到了7.19,这个数字是当年西宁和格尔木的总和。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大通县下大力气治污,今年全市掀起治污战役之后,大通县再次向县域内火力发电、粉煤灰、水泥等领域“开刀”。如今,空气污染指数下降到了3左右。 挡风抑尘网降低了降尘量
青海新型建材工贸有限公司、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曾是青海早期的水泥厂,70年代其规模在全国都是行业翘楚,他们为地方经济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发展,其相对较落后的工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一度成为诟病。青海新型建材工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法才说,曾经,他们的员工走进厂区都不敢大口喘气,周围农户种植出的苹果竟然是一半灰、一半绿。为此,近年来大通县多次督促其上环保设施,削减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的排放量,今年再次重点督促其建设挡风抑尘网,防止原料、燃料、废渣堆场引起二次扬尘污染。
11月28日,记者先后来到两家企业的堆料场,看到堆料场周围的围挡竟高达20米左右,10米的水泥围墙上,还有10米的铁网,铁网上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圆洞。据介绍,这些大大小小的圆洞能降低风速、改变风向,这样里面堆放的原料、煤渣就不会随风起尘。同时,为了消除水泥厂原料电池渣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青海新型建材工贸有限公司投资8300万元,在青海宜化和厂区之间建设皮带运输长廊。
记者随后走访了青海华电大通发电有限公司、青海宁北铝电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公司也建设了堆煤场的挡风抑尘网。挡风抑尘网的建成使用起到了多大作用?来自大通县环保局的一组数字显示,桥头镇新城及元朔地区10月份的降尘量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
不合格煤炭经营场所,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