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一丁 实习记者 王琼)记者10月22日从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收费处获悉,经过5个月的紧张施工,我省首期4条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简称ETC)已于10月20日在京藏高速马西段启动并开始试运行,它的开通将极大提高收费站车辆通行速度,也使我省收费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在为期2个月左右的试运营阶段结束之后,今年年底我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将正式对社会车辆开放。 据悉,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通过安装在车辆风挡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IC卡”,配合使用国标双界面CPU卡,与不停车收费车道上的微波天线进行短程通讯,传输数据,使车辆经过收费站时不停车,实现自动缴费。目前,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国际上正努力推广的一种用于公路、大桥和隧道的自动收费系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我省正在试运行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安装在曹家堡和朝阳东收费站上,收费站有专用的不停车收费车道。据收费站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系统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当车辆依次驶入收费站ETC系统专用车道时,在每台车距离前方栏杆约2米处时,车辆风挡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就与不停车收费车道上的微波天线进行短程通讯感应,之后栏杆自动抬升,不用停车,车辆几乎都是以时速40公里左右的速度通过收费站,前后所花时间仅为2秒。今后,车辆经过收费道口时,将无需再重复停车、付费、找零、再启动的程序,收费的平均时间由13秒减至2秒。
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收费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ETC在我省的开通试运营,标志着这一世界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在青海得到了新的推广和发展,是我省高速公路现代化建设管理新的里程碑。但目前,我省的ETC系统还暂时不能与外省的ETC系统进行互联互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