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实习记者张美 通讯员娄梦婕)市场上出售的牛板筋、辣片、豆腐皮、唐僧肉……这些价格便宜的零食,在孩子眼里视为“美食”,可是家长却为此忧心忡忡。近日,记者走访了西宁市街边小商店发现,这样的小零食问题百出。 近日,记者在公交车上经常闻到辣油和味精混合的味道,充斥着车厢的各个角落。这种叫辣片的零食吸引了不少孩子品尝,几个小学生津津有味地嚼着,辣味让这些孩子直抹嘴,可是看起来孩子们依然吃得很过瘾。随后,记者走访了多家小商店,发现这样的零食随处可见,价格在五角至一元不等。记者买了一袋名叫“光头强”的辣条,吃起来筋道微辣,味精的甜味和麻辣味让记者也觉得味道不错。可是记者发现,该包装上没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也模糊不清,食品配料种类有七八种。记者在店内待了一会儿,就看到有许多小学生前来购买。“他就爱吃这个,给了零花钱就来买这些,我总觉得这些零食不卫生,吃多了肯定不好,我经常劝他少吃,可孩子还是喜欢买这些(零食)。”旁边一位市民告诉记者。还有市民表示,不单是孩子爱吃这个,成人对这个辣味诱惑也是难以阻挡,有时也会和孩子一起吃。记者走访中发现,这些零食出售的地点通常在学校附近的小商店及公交车站旁边的报刊亭。这些零食被堆放在纸箱子里,按食品卫生规定,破损、涨袋的食品是不能食用的,可是记者看见有的袋子已经发生破损,袋内还有辣油流出。“我不赞同孩子吃这些零食,冲鼻的味道真是受不了。”一位市民告诉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