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文玲)朱师傅从大通县脑山地区入赘到西宁马坊,20年间,从一文不名到拥有4套住房,两台挖掘机,一辆出租车,身家近千万,他说,遇上了好时代就有好生活。 日前,记者在搭乘青A·T8×1×出租车时,与开车的朱师傅闲聊起来,朱师傅说:20年前,他从大通脑山入赘到西宁马坊,当时真是穷啊,谁会想到现在日子会这样好。朱师傅告诉记者,20年来,他打过零工、开车跑过长途,在很多行业都做过,后来家里的地被征用了,便开始做到农村收草卖给兰州某加工纸巾厂的生意。朱师傅既勤快又聪明,他看准市场,买来设备,自己做起了加工纸巾的生意,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餐饮业和个人都开始大量使用纸巾,生意分外红火,他很快赚到一大笔钱。后来,西部大开发潮涌,大型工程不断开工,朱师傅瞅准机会,投资买了两台大型挖掘机,果然,这两台挖掘机又给家里挣回不少钱。现在他已经拥有4套住房,除了留下自己住和给儿子的,剩余房子用来出租。前年,他停下纸巾生意,可并不想让自己闲着,就买了一辆出租车。他每天早晨6点出车,晚上8点前收车。此时,朱师傅的电话铃响起,是妻子叫他收工回家吃饭。“就是不想闲着没事做,也不想打牌赌博什么的,开出租车每天有300元左右的收入,也能给社会做点贡献,遇上好时代,只要勤快,就能有好生活。”朱师傅满意地对记者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