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荣丽君 通讯员 戴升)记者从省气候中心获悉,3月1日至4月15日,我省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平均无降水日数均创历史同期最少、最高、最长极值,其中,大通气温创52年以来最高温,西宁降水偏少,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二少值。降水少、气温高让我省东部农业区旱情持续发展。 据省气候中心分析,3月1日至4月15日,全省平均气温为1.0℃,较1981年至2010年平均值偏高1.6℃,创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值。其中,大通、互助、贵德、同仁、托勒、格尔木等20站气温列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极值,德令哈、刚察、泽库等气温列1961年以来历史第二高值。
气温偏高的同时,我省同期降水量与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值相比偏少7成,创1961年以来历史最少极值。其中,湟源、大通、共和、贵南、茫崖、冷湖等24站降水量列1961年以来历史最少值,西宁、托勒、都兰列1961年以来历史第二少值。
同时,3月1日至4月15日,全省平均无降水日数为42.4天,较1981年至2010年平均值偏多5.9天,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极值。其中,大通、西宁、湟源、化隆等28站无降水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值,托勒、都兰、互助、河南等地无降水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二多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