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晓峰 2月21日本报A13版以《捐赠衣物有两条渠道》为题,就市民关心的衣物如何捐赠做了报道,家里储存了大量衣物的市民捐赠热情空前高涨。然而面对市民的热情社区却愁眉不展,因为衣物的挑选、处理、存放既需要人员也需要场地,一些接收的捐赠衣物不能及时捐赠出去或者受助人员暂时不需要,社区又没有足够的场地存放。
据国际村社区陈主任介绍,接到居民捐赠的衣物,社区工作人员需仔细挑选,进行必要消毒、包装,再联系车辆、人员,把这些衣物运送到贫困地区。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附近地区的一些贫困人员对衣物的需求有所下降,社区受办公场地的限制,大量的衣物存放占据社区的办公场地,甚至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所以暂时只接收八成新的衣物,等办公场地有所改善后,考虑专门开设一家“爱心超市”,来放置接收的捐赠物品。
已经设立“爱心超市”近6年时间的欣乐社区,是目前我市还在经营中的四家“爱心超市”中较为成功的。社区王主任告诉记者,自从“爱心超市”成立后,辖区居民把一些不穿或不用的衣服、物品都拿来这里,经过精心挑选、消毒后,摆放在超市内,需要的贫困户就可以自行选择,这不但帮居民减少了浪费,也切实帮助一些贫困户改善了生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社区接收了捐赠的衣物后,除了分发给自己辖区的贫困户外,其余的都不知道该如何来处理。由此可见,衣物捐赠不单单靠社区或者是民政等慈善机构,而需社会各方的统一沟通、协调,才能真正把这些捐赠的衣物送给最需要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