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民李女士接到一名保险公司业务员的电话,对方不但知道她的手机号,连她在什么单位工作都清楚,并极力向她推荐一份保险,声称“非常适合她”。这让李女士很惊诧,自己的这些信息对方是怎么知道的?
“我的手机号陌生人咋知道”
“当时我还挺纳闷,我的信息她怎么都知道呢?”李女士说,她反复追问那名保险业务员,可对方看她无意购买保险,就马上挂了电话。事后,李女士感觉非常恐惧,自己的个人信息怎么一个陌生人如此清楚,“就感觉自己从后面被人窥视着,没有任何隐私可言。”
无独有偶,李女士的朋友马女士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不但有人给我打电话推销保险,还有人推销一些乱八七糟的产品。”马女士苦恼地说。
李女士和马女士不在一个单位工作,两家相距也很远,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呢?两人想了半天,总算想起了一个共同点,她们都是名副其实的“淘宝控”,还经常一起购买东西,“八成是快递单子把咱俩的信息泄漏出去了。”
快递员月过千单
看似一张普通的快递单,上面不仅有客户的家庭地址或单位地址,还有手机号,有时候还有家里或者单位的固定电话。带着两位女士的困惑,记者咨询了省城多个快递员。他们都称,自己从不干出售买家个人信息的事,但不排除同行中有人这么做,“这也是一种挣钱的办法。”
一名快递员告诉记者,一个月里,他要送三四千单的快递,同时还能收到二百多个快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留下快递单,或是记录下快递单上的电话号码和地址。这名快递员说,如果留心保留,这些客人的快递单上的信息都能保留下来。“卖给一些公司都能挣钱。我们公司对这方面有规定,不许我们向外面透露客人的信息,但如果透露了也没人知道,全凭自己的职业道德。”
律师:要善于保护自己的隐私
针对快递员泄露客户信息的行为,青海树人律师事务所的钟承兵律师介绍,在《邮政法》中,明确规定了邮政、快递企业不得泄露、**,一旦泄露则属违法行为。
钟律师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推销信息、骚扰信息,甚至诈骗信息。为此他建议,市民在日常生活当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比如,在网上不要随意填写表格,应该选择安全防范能力较强的网站存储重要个人信息。对于一些商家搞的市场调查,或者在商店里填写贵宾卡等时,要留个心眼,不要随便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遇到介绍、推荐保险业务、房产业务、理财投资以及冒充公安、检察、法院、银行工作人员的点对点电信诈骗案件,要时刻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作者:杨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