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1月16日,来自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的七十余名采冰、制冰技师陆续到达西宁,准备在人民公园内“一展身手”,把来自中国最寒冷的冰雪之都——哈尔滨的制冰技艺奉献给西宁人民。
16日是采冰开始的第一天,记者在东湖的冰面上看到,工人、铲车、运冰车正在冰冻的湖面上忙碌地工作着,为第八届冰灯艺术游园会的冰景、冰雕制作采捞、拉运着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冰块。
冰块是怎样从冻得严严实实的湖面上采出来的呢?干了多年采冰工作的初金海告诉记者,采冰前,要先寻找适合的采冰区,首要条件是湖水足够深,这样冰块的通透性比较好,其次是要考虑采冰地点应方便运冰车通行。他一边说,一边指了指记者脚下的冰面,记者看到,冰面上被人整齐地锯了很多规则的线条,线条构成一个个长方形,这些线条都是一周前用电动冰锯对湖面初步切割而成的,规格为长1.6米、宽0.8米。
采集这些冰块,还真需要一点专业技术。初金海笑着说:“锯、扎、钩、拉,这些采冰要诀一个都不能少。”记者看到,两名采冰工人正推着一台类似拖拉机的机器,上面架着一个大冰锯,把冰块裁成整块。而另一名工作人员正用一个外观似铁棍,名叫冰镩的工具,在冰面上按照线条的纹路扎冰,将冰面扎出一个三米多宽、几十米长的大冰排。初金海是扎冰工人,站在上面将冰排扎成小冰块。由于大冰排就漂在湖面上,他仿佛站在小舟上一样,随着湖水荡漾。
每一个捞冰工人手里都有一个名叫搭钩的工具,用来钩住冰块。记者注意到,一名捞冰工人将冰块钩到冰面附近,4个捞冰工人同时将手中拴有绳子的搭钩钩在冰块上,大声喊着号子,一齐用力将冰块拽到附近的冰面上,再由铲车将冰块运送到运冰车上。运冰车装满后,冰块就会被运送到人民公园准备制作冰雕的地点。
据了解,今年人民公园为制作冰雕作品,准备在东湖取冰四千平方米。取冰是制作冰灯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取出冰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冰雕作品的优劣。
初金海说,很多冰灯技工都是木匠出身,冰雕技工都是美工出身,现在国内有名气的冰灯技师和冰雕技师都在哈尔滨。从1963年举办第一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至今,哈尔滨的冰雕艺术已很成熟。
制作冰雕比取冰更费劲,冰本身比较脆,制作起来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要合理利用冰块内部的碎冰来完成曲线的创作。“冰雕本身就是一种‘减法’的艺术,剔除掉的冰永远不能再重新粘上,这就要求制作者在雕刻之前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初金海说。(作者:杨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