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上午处理了两起居民矛盾,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1月10日,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办事处中华巷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年底居民间的家务事矛盾突然多起来,“因为大家都准备过年,公共设施的使用、道路的占用等一些共性的矛盾也体现出来了。”
故事一:居民卢芳跑到社区反映,隔壁在楼道里放了一缸酸菜,刚开始还好,但时间一长,她每次回家就会闻到一股酸腐味。
1月8日,卢芳不得不敲开隔壁的房门,商量能不能把酸菜缸搬回屋里,没想到隔壁老王却嚷了起来:“不就放个酸菜缸吗?”卢芳见商量不通,就说楼道是公共场所,缸里酸菜发霉的味道实在是太难闻了。没想到老王的话更难听了,于是两个人争执起来,矛盾迅速升级,社区工作人员听说后赶到现场,调解了一上午,才将事情平息下去。 故事二:老李和老王,一个住在拐角的东边,一个住在拐角的西边,两家门中间就隔了一个拐弯,所以拐角的地方就属于公共地带。平时这两家就为垃圾放置问题闹过矛盾,现在家里的垃圾更多,不少还是又脏又油的垃圾,这下矛盾就激化了。
老李总喜欢把垃圾放得离自己门口远点,这样一来,就接近了老王家的门。老王这下可来气了,“把垃圾放在我家门口,这不是看不起我吗?”这以后,只要老李一放垃圾,老王就跑出来用脚踢,前两天,老李放了一个垃圾桶在楼道,老王连垃圾桶都给踢坏了,两家都动了火。社区工作人员轮流上门做工作,并且规定了以后各自放垃圾的范围,这才解决了矛盾。
中华巷社区主任贾莉说,像这样家长里短的邻里纠纷,社区调解了不少,“其实,大家只要各让一步,就不会闹出这些矛盾了。”(作者:李月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