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杨健)西宁市民宋先生的孙子小言是西宁市一所中学初一学生,每次看到小言深夜还在伏案做作业,宋先生既欣慰又心疼。近日,宋先生致电本报96369新闻热线,希望西海都市报关注孩子的“减负”问题。
“初中时正处于长身体的年纪,但是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要起床去学校,晚上还要做作业,经常要到半夜11点以后才能睡觉,有时候甚至12点还不能上床休息。”宋先生说,小言每天只能睡六个小时左右,孩子肯定没有休息好,学校应该给孩子们减负。
“每天6:00-6:30起床、洗漱、温习功课;6:30-7:00吃早饭;7:00-7:20从家里出发赶到学校;7:20-12:00晨读、上午上课;12:30-13:30吃午饭、小憩;13:30-14:00出发回学校做题;14:00-18:00下午上课;18:00-19:00回家、吃晚饭;19:00-23:30写作业。”这是小言的作息时间表。宋先生说,每天看着小言刻苦地学习,他感到十分欣慰,但是看着那个小小的身躯每天只能休息6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要围绕在课桌和书本之间,他又十分心疼。
“从上初中开始,我就不能再睡懒觉了。虽然学校规定每天早上7点20分到校,但我早上一般五点多、不到六点就要起床,温习一下昨晚的作业。”小言提起作息时间也是一肚子的牢骚,但他知道必须这样做,因为他想考一所好高中,将来想考一所好大学,都要靠现在一点一滴的积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