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祁万强) 11月2日,本报刊发《一市民捡到疑似古生物化石》一文后,引起读者的关注,纷纷猜测是否真是古生物化石。本报记者走访我省有关专家学者后确认,疑似古生物化石为普通石头,神秘的“兽骨”原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专家学者指出青海是古生物化石群的富矿区,还有很多有待发掘的珍贵遗迹。
11月4日,曾在我省考古研究部门工作多年的柳春诚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古生物化石指的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
柳春诚经过比对观察和查阅相关资料后判断:“虽然青海出土了很多古生物化石,而且果洛地区考古学者也发现过一些古生物化石,但根据材质、重量、结晶体等因素来推断,这块石头只是普通的石头。是由于风化、水蚀等自然的作用,成为了类似一块兽骨的奇石。”
5日,记者又带着这块疑似古生物化石,采访了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国道。他说,古生物化石是重要的地质遗迹,在青海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考古工作者曾发现了大量的化石,为高原地质演变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王国道对这块疑似古生物化石做出推断,石头上面的形状是自然形成的,从横断面中更加证实了这一点,只是地质变迁中的一块普通石头,石头另一面蜂窝状的结构,是由于石头质地软硬度不同,经过长年风吹日晒雨打造成的,并不是一块兽骨。
“青海是古生物化石群的富矿区,我们曾在共和县境内发现过大量古生物化石,包括剑齿象、三门马、中华鼢鼠,以及羚羊、鹿科、牛科等动物种属。经过分析,这些化石距今约有二十万年至一百万年历史,对于研究黄河上游古地理环境及地质发展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王国道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