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喜迎十八大 10年我们的故事:一所乡村小学的今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5 08: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海新闻网讯

  【人物感言】

  过去教学就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晚上在家里琢磨着备课,第二天就按照自己想的来讲。说不上什么教研活动,更谈不上新的教学理念。现在学校有一流的管理机制和一流的办学设施,老师的眼界在不断开阔,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能接受同样的教育。

  上新庄镇上新庄中心小学教师郭成满

  10月9日,记者来到湟中县上新庄镇中心小学时,孩子们正在操场上做操。他们的身后,是投资820万元修建的综合教学楼。走进教学楼,看到整洁的楼道,墙上贴着名言警句,整个教学楼充满了现代气息,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网络教室、美术教室、师生阅览室,完备的设施,和城里学校没什么两样。

  这所学校创办于1934年,至今已经78年。78年的历史长河,学校变化最大还是2002年以后。

  校长赵明勋回忆说,1991年调到这所学校,那时学校只有一排平房,所有的窗户上都没有玻璃,只能用塑料布代替;桌椅板凳破烂不堪,院墙残缺不全,校门也关不严。整个学校是“开放式”,四通八达,附近村庄的羊牛经常跑到校园里面,老师们戏称学校是“放牧场”。而学校的体育器材只是几根跳绳、几个铁环。教师的教具、学生的学具、课外读物基本上没有,电脑更不用说了,自然也就没有一个人会用电脑。

  2002年,拆除平房教室修建了两层30间的教学楼。笫二年,又在学校的东面为教师修建了12套两室一厅一厨的宿舍,解决了教师的住宿。2006年,又筹资修建了另一座教学楼。

  赵校长说, 2009年,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大转折。乘着“两基”攻坚和“校安工程”的东风,拆除了学校全部危房。投资820多万元,修建1755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2887平方米的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校园围墙等。学校拥有42万元的电教设备、6万多元的实验仪器、11万元的文体设备、17万元的19600余册生均30.2册的图书。图书、体音美、电教、实验仪器等已满足教学需求。如今的学校,占地973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共12个教学班,学生710人,教师35人。

  “校园文化上的提升比硬件变化更让人激动……”教务主任鲁桂芳说。

  每个班级根据学生特点开展了语文、数学等综合性实践活动,建立了各种兴趣小组,班级图书角更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学校要求每个同学书包里放一本课外读物,班级图书角放一本,让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鲁主任介绍说。当问道学生们书包里有课外读物?每个学生都从书包里拿出课外读物进行展示,"我喜欢看科幻书"、"我喜欢看故事会"……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道。学校还进行读书竞赛、朗读展示,使学生们的学习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2011年,全国首批"乡村学校少年宫"落户这所学校。学校购置了电子琴、板胡和二胡等乐器,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课、课外活动、课余时间,从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开展美文朗读、绘画、剪纸、书法、乐器、舞蹈、象棋等项目,使校园文化活动有声有色。让有专长的教师和聘请校外老师做指导,让孩子们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做到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还未走进音乐教室,老远就听到该校音乐兴趣小组响亮的歌声。

  "这些都是新买的电子琴,以前,好多同学没有见过电子琴,现在,我们不光能用它伴奏,还能亲自弹奏呢。"课堂上,音乐老师和她的学生,人手一台电子琴,正在深情演唱。

   崭新的学校让曾在此就读的教师郭成满格外激动:"我们上学时,学校和现在没法比,课桌、板凳简陋得不行,条件苦得很。

  这所以前只有几十名学生的小学堂,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湟中县目前一所最大的乡村中心小学,绽放着现代教育的绮丽之花。

  【记者感言】

  从乡村小学旧貌换新颜让我们感受到,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投入巨资改善办学条件,在我省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小财政办大民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部署。而上新庄中心小学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我省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缩影。 (作者:赵静)



发表于 2012-11-5 09: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富强的缩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