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日新月异,服务和产品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日益增加,如何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避免陷阱,做出明智选择,保护自身权益,已经成为广大金融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案例简介 90后的张女士新晋成为了一名宝妈,出于对孩子的爱护与责任,想要为刚出生的孩子购买保险,经朋友介绍,对某保险公司新出的一款分红险很感兴趣,认为可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些保障,于是通过该保险公司的客服热线联系到了保险销售人员,业务员通过对客户需求、现状及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发现作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的爸爸没有任何保障,且宝宝尚未购买其他任何保险产品。于是保险销售人员为其详细讲解了一个成长期的家庭购买保险的基本原则,张女士经过深思熟虑后为其爱人配置了意外险和重疾险,为宝宝购买了医疗险和意外险。 案例分析 张女士只考虑到孩子以后的规划,但忽略了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者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发生风险后对家庭经济来源带来的影响。保险销售人员根据“适当性”原则,对客户风险认知、家庭情况等进行了详细了解,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合适的渠道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 本案中,保险公司践行三适当原则,即合适的产品,适当的销售,适当的消费者,具体指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合适的渠道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三适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时,要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确保所推荐的产品和服务与消费者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时,也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做出理性的选择。 消费提示 当下,保险产品种类繁多,新华人寿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时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清楚掌握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正确认识并选择适合的金融产品。 一、充分了解产品信息 在购买保险产品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并理解保险条款、保障范围、除外责任、理赔流程等关键信息。不要盲目跟风或被夸大其词的宣传所误导。 二、评估自身状况 在购买保险产品之前,要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家庭状况等,明确自己需要哪些保险保障。在风险测评过程中,应如实填报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避免盲目选择忽视潜在风险。 三、核实销售人员身份 请确保与您沟通的销售人员是正规保险公司的员工或经过授权的代理人。避免与未经授权的个人或机构交易,以免遭受欺诈。 四、注意个人信息安全 在提供个人信息时,请确保您与正规保险公司或授权代理人进行交流。避免将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给不明身份的人员,以免遭受身份盗窃或财产损失。 五、防范销售误导 一些销售人员可能会夸大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或隐瞒除外责任等重要信息。请保持警惕,不要轻信口头承诺或夸大其词的宣传。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保险公司或相关部门。 六、不要轻信“代理退保”或“代理维权’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以“代理退保”或“代理维权”为幌子,诱导消费者购买不必要的保险产品或支付高额费用。请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这些承诺。
|